目前,國家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壓力超越教學。隨著時代發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復雜多變,為適應新形勢下的食品安全管理需求,積極引進信息化技術升級校園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正在成為繼“明廚亮灶”后又一次打好食品安全攻堅戰的關鍵行動。2019年10月31日,銀光“校餐安”智慧監管云平臺在貴州遵義市第十一中學開始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貴州遵義市第十一中學的校餐安全管理正式接軌“互聯網+安全”的管理快車道。
兩步走提升校餐安全監管效果
“校餐安”落地遵義市第十一中學,主要從兩個步驟實現了對校園餐食安全的提檔升級。第一步:全新改造升級高清攝像頭。以前,學校安裝了“明廚亮灶”工程,但由于技術的迭代,已有攝像頭無法滿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由此全面升級為高清攝像配備。第二步:由人工管理邁向信息化智慧監管,銀光“校餐安”將校園餐食安全全方位帶入信息化管理。從以前的人工填寫報表到自動生成七表八冊,并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智慧考勤管理,通過AI智能電子秤實現收貨自動化。利用手機端APP可對食材加工、轉運、入庫、儲存、出庫、制作、消毒、留樣、試吃等全環節進行影像留證,圖片無篡改水印技術保證陪餐制落實到位。
此外系統通過數據分析,可對即將過期食材、過期證照等進行提前預警;對食堂運行中不規范操作實時發出警告和定向推送消息;對運行數據圖表處理,直觀明了地展示學校食堂運轉情況。平臺以“互聯網+餐食安全”的新模式,變過去的事后補救為事前重點預防,跨越式提升了校園食堂安全保障能力,健全了校園食品安全監督體系。
一切舉措只為保障學生們的食品安全
第十一中學校長付向陽在談到學校引入“校餐安”管理系統時表示:“只要能切實保障學生們的食品安全,學校就愿意去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過去我們總是被動管理校園食品安全,現在“校餐安”系統問題早預防、過程可監督、事后能追溯的管理思路讓我們能夠主動出擊,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極大提升了我們努力建設安全食堂、放心食堂、健康食堂、營養食堂、育人食堂的管理信心?!?/p>
學校后勤管理辦公室主任猶新也說到:“食堂信息化管理是大勢所趨,雖然食堂工作人員存在文化水平有限、流動性較大等情況,但會盡快消熟悉、消化這種管理模式。在目前已經比較成熟的管理經驗上,再次升級,做到管理精準化、責任明確化、上報及時化、對社會、家長更加透明化,為了娃娃的安全不懈努力?!?/p>
學校對“校餐安”的認可與支持,讓銀光軟件能滿懷信心專注于學生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研究。未來,銀光“校餐安”將繼續貼合學校的管理訴求優化產品,協助學校提升校園餐食安全保障能力,共同守護學生餐食的安全健康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