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首要的民生問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新時期適應經濟發展趨勢和人民基本訴求的迫切需求,是助力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將極大有利于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食品安全領域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是反映一個城市整體食品安全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為了督促各級地方政府以“四個最嚴”要求為根本遵循,把思想認識和實踐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堅決筑牢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食品安全防線,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感與滿意度,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于2014年7月決定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活動。自此,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指示領導下,食品安全工作成為了各級地方政府和各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有機協作的系統性任務,得以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有效解決了老百姓密切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難點問題,切實提升了各地食品安全的管理“成色”。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活動業已成為全國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平臺和抓手,促進試點城市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印發《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命名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通知》,北京市東城、西城、海淀區獲得“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稱號,這代表著6年來北京市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連續獲得國家及人民的認可。北京市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市食安委辦制定北京市評價管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組織各區開展創建活動,不斷夯實食品安全工作基礎,壓實食品安全各方責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以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得到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得此成績,是實至名歸的鼓勵與獎勵,更是宜廣而告之的經驗與示范。
創建是切實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老百姓食品消費信心的重要著力點。通過創建活動,食品安全監管將在督促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大力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社會協同共治等方面更加落到實處,也能夠幫助地方政府和各級部門調整管理理念,將工作思路由事后處罰轉變為事前預房,將工作方式由傳統監管轉變為智慧監管,將工作主體由個別部門轉變為社會共治,將工作機制由分段管理轉變為協同鏈接……加快實現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穩中向好,人民滿意度大幅提升,食品產業鏈茁壯成長的新時代新局面。
如今“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年年有,期待未來“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個個是。